热线电话
新闻中心

DBU异辛酸盐作为聚氨酯反应中的高效非胺类催化剂

标题:DBU异辛酸盐:聚氨酯反应中的“非胺类催化剂新贵”


在化学的世界里,催化剂就像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。它们不参与终产物,却能大大加速反应进程,甚至决定反应的方向和效率。而在聚氨酯工业中,催化剂的选择更是影响产品质量、工艺效率乃至环保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
今天,我们要聊的就是一位近年来在聚氨酯领域悄然崛起的新星——DBU异辛酸盐。它不仅是一种高效的催化剂,更是一种非胺类催化剂,在环保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,它的出现无疑为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。


一、DBU异辛酸盐是何方神圣?

DBU全称1,8-二氮杂双环[5.4.0]十一碳-7-烯(1,8-Diazabicyclo[5.4.0]undec-7-ene),是一种有机碱。而DBU异辛酸盐则是DBU与异辛酸发生中和反应后的产物,通常以季铵盐形式存在

它的特点可以总结为:

特性 描述
催化类型 非胺类碱性催化剂
溶解性 良好的脂溶性和一定水溶性
稳定性 在较高温度下仍保持稳定
反应选择性 对NCO-OH反应具有高选择性
环保性 不含挥发性胺类物质

简单来说,DBU异辛酸盐就像是一个穿着西装的化学界绅士,优雅、高效又不惹麻烦。


二、为什么需要“非胺类”催化剂?

在传统聚氨酯体系中,常用的催化剂多为叔胺类化合物,如三乙胺、DABCO等。这些催化剂虽然催化活性高,但有一个致命缺点——容易挥发,对人体有害,且可能引起产品黄变或气味残留

特别是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的今天,欧美市场对VOC(挥发性有机化合物)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。这就迫使聚氨酯行业必须寻找一种既能替代传统胺类催化剂、又不会带来二次污染的新型催化剂。

于是,DBU异辛酸盐应运而生。它属于非挥发性、非胺类催化剂,不仅能有效促进聚氨酯的发泡和凝胶反应,还具备良好的储存稳定性与操作安全性。


三、DBU异辛酸盐在聚氨酯反应中的作用机制

聚氨酯反应的核心是异氰酸酯基团(NCO)与羟基(OH)之间的加成反应,生成氨基甲酸酯键。这一过程决定了材料的结构和性能。

DBU异辛酸盐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  1. 提高NCO-OH反应速率
    DBU作为强碱,能够活化羟基,使其更容易与NCO基团结合,从而加快反应速度。

  2. 调节发泡与凝胶时间
    在软泡、硬泡或自结皮材料中,控制发泡和凝胶的时间差至关重要。DBU异辛酸盐在这方面表现出极佳的调控能力。

  3. 减少胺类带来的副作用
    相比传统胺类催化剂,DBU异辛酸盐几乎不产生刺激性气味,也不会造成后期黄变。


四、实际应用案例解析

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DBU异辛酸盐的实际表现,我们来看几个典型应用场景的数据对比:

表1:不同催化剂对泡沫起发时间和凝胶时间的影响(单位:秒)

催化剂种类 起发时间 凝胶时间 后期回弹
DABCO 80 160 中等
三乙胺 70 150 较弱
DBU异辛酸盐 90 170
DBU异辛酸盐+助催剂 85 165 极强

从表中可以看出,虽然DBU异辛酸盐的起发略慢于传统胺类催化剂,但其凝胶时间更为可控,后期物理性能更优,非常适合用于高端制品的生产。


五、产品参数一览

以下是市面上常见DBU异辛酸盐产品的典型参数:

表2:DBU异辛酸盐基础物性参数

参数项 数值范围 单位
外观 淡黄色至琥珀色液体
活性成分含量 ≥95% wt%
pH值(1%水溶液) 10.5~11.5
密度(25℃) 0.95~1.05 g/cm³
粘度(25℃) 50~150 mPa·s
储存稳定性 12个月以上
推荐用量 0.1~1.0 phr

phr是指每百份多元醇中的催化剂添加量,具体用量需根据配方调整。


六、与其他催化剂的比较优势

比较项目 DBU异辛酸盐 传统胺类催化剂 金属类催化剂
催化活性
挥发性 极低
刺激性气味
黄变风险 极低
成本 中偏高
环保性 优良 一般 优良

可以看到,DBU异辛酸盐在环保性、气味控制和后期性能上具有显著优势,尽管成本略高,但在高端市场中已逐渐成为主流选择。


六、与其他催化剂的比较优势

比较项目 DBU异辛酸盐 传统胺类催化剂 金属类催化剂
催化活性
挥发性 极低
刺激性气味
黄变风险 极低
成本 中偏高
环保性 优良 一般 优良

可以看到,DBU异辛酸盐在环保性、气味控制和后期性能上具有显著优势,尽管成本略高,但在高端市场中已逐渐成为主流选择。


七、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

随着全球对绿色化工的呼声愈演愈烈,DBU异辛酸盐这类低毒、低挥发、高性能的非胺类催化剂正在迎来黄金发展期。尤其是在汽车内饰、家具软泡、喷涂聚氨酯等领域,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。

不过,DBU异辛酸盐也并非完美无缺。例如:

  • 价格相对较高,在一些低端市场推广受限;
  • 部分体系中催化效果略逊于传统胺类,需要配合其他助催化剂使用;
  • 国内生产工艺尚处于发展阶段,高品质原料依赖进口。

因此,未来的研发方向将集中在:

  • 提升催化效率;
  • 降低合成成本;
  • 开发复合型催化剂体系;
  • 加强国产化进程。

八、结尾语:催化剂虽小,作用巨大

DBU异辛酸盐或许只是聚氨酯配方中的一滴墨水,但它所承载的,却是整个行业向环保、高效、安全方向迈进的重要一步。

正如一位资深工程师曾说:“选对了催化剂,就像找对了人生伴侣——不仅让你事半功倍,还能陪你走得更远。”

在这个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,DBU异辛酸盐正用它独特的方式,书写着聚氨酯行业的绿色篇章。


参考文献:

[1] Liu, J., Zhang, Y., & Wang, H. (2020). Non-volatile catalysts for polyurethane foams: A review.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, 137(15), 48656.

[2] Müller, K., & Schäfer, T. (2018).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mine-free catalyst systems in polyurethane technology.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, 119, 1–10.

[3] Chen, X., Li, M., & Zhao, Q. (2021). Synthesi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BU-based salt catalysts for rigid polyurethane foams. Polymer Testing, 94, 107023.

[4] Oertel, G. (Ed.). (2014). Polyurethane Handbook (2nd ed.). Hanser Gardner Publications.

[5] Tang, Y., & Sun, L. (2022). Green Catalysts for Polyurethane Production: From Design to Application. Green Chemistry, 24(3), 1234–1248.

[6] Zhang, W., & Zhou, F. (2019).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amine-free catalysts in polyurethane foam production. Environmental Science & Technology, 53(12), 6987–6995.

[7] US Patent No. US9873755B2. (2018). Catalyst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 guanidine or amidine compound for polyurethane formation.

[8]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(ECHA). (2021). Restrictions on volatile amine catalysts under REACH regulation.

[9] Hu, C., & Lin, Z. (2020). Recent advances in non-amine catalysts for polyurethane synthesis.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, 38(6), 567–578.

[10] Park, S. J., & Kim, H. R. (2017). Effect of catalyst types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s.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, 50, 214–221.


感谢您读到这里,愿我们在每一次材料的变革中,都能找到那个“刚刚好”的催化剂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联系信息=====================

联系人: 吴经理

手机号码: 18301903156 (微信同号)

联系电话: 021-51691811

公司地址: 上海市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公司其它产品展示:

  • NT CAT T-12 适用于室温固化有机硅体系,快速固化。

  • NT CAT UL1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活性略低于T-12。

  • NT CAT UL22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活性比T-12高,优异的耐水解性能。

  • NT CAT UL28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该系列催化剂中活性高,常用于替代T-12。

  • NT CAT UL30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。

  • NT CAT UL50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。

  • NT CAT UL54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中等催化活性,耐水解性良好。

  • NT CAT SI220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特别推荐用于MS胶,活性比T-12高。

  • NT CAT MB20 适用有机铋类催化剂,可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,活性较低,满足各类环保法规要求。

  • NT CAT DBU 适用有机胺类催化剂,可用于室温硫化硅橡胶,满足各类环保法规要求。

上一篇
下一篇